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6,我们神圣国土,,第二课时(表格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6 6 我们神圣的国土

 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祖国山水风光之美。

 2、能力目标:能够自觉保护自然、文化遗产,能够分析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多样的自然风光和自然遗产,学会保护自然资产,做到文明出行。了解我国复杂的地形气候造就了不同的生产、生活习惯,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重点 学会保护我国的自然资产,做到文明出行。

 难点 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认识气候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这里是中国》 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好山好水好风光】

 1、说一说:你从视频中感受到中国的美了吗?你觉得中国最美的地方是哪里?你知道它是哪种地形吗? 2、评选:最美之地 我认为中国最美的地方是_______,它美在________,它是________地形。

 3、总结:我国有不同的地形。

 4、小小地理学家:阅读《中国地形》图:

 (1)找找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看看它们都分布在哪里。

 (2)我国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你能从地形图中找到原因吗? (3)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山脉、河流?说说它们的名字。

 5、小拓展:大河向东流的原因。

 6、中国小导游:祖国处处是美景,请你说一说,我国的美景当中,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你是否能用镜头展示给大家看? 7、祖国摄影师:展示中国美景。

 8、小提示:祖国处处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独特,有些美景十分罕见,还有些美景对研究自然环境烟花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人类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整个国际社会都有责任通过合作保护世界自然遗产。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认 为 最 美 的 地方,从而切实感受到中国之美,并由此引入对中国地形的了解。

  了解河流向东入海的原因,由此对中国的地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9、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阅读课本第 50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图,说说:

 (1)图中这么多景区,它们为什么能入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呢? (2)去过其中某个地方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感想,也可以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世界自然遗产,查阅资料后,与同学交流。

 10、阅读角: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1、新闻:“真爽,我破坏了踩一脚要恢复 60 年的丹霞地貌!” 12、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三名游客的做法的?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13、小提示:保护世界遗产,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我们身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样需要保护。尊重自然、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14、活动园:感受祖国山水之美、践行文明出游公约。

 【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1、你知道以下独特的生活方式出现在哪些地方吗? (1)我们喜欢骑马和喝奶茶,我们的房子跟你们的不一样。(内蒙古)

 (2)我们有张特别的床,我们把它叫“炕”。(东北)

 (3)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穿得清爽无比,冬季平均气温还有 20 摄氏度。(海南)

 2、总结与过渡: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的地方长夏无冬,有的地方冬季漫长,有的地方四季分明。有的地方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有的地方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们的生产和生后方式也各具特色。

 3、生产方式大不同:阅读《中国地形》图,找一找我国的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了解一下我们所在地区的地形以及气候特点,然后和同学讨论,我们的生产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影响。

 4、归纳:地形对生产的影响 5、观察与思考:请你观察下图中不同地区人们的居住环境,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课本第 53 页)

  了解世界自然遗产,并了解中国某些景区能够虚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原因。

  通 过 新 闻 和 思考,懂得保护自然遗产的重要性并能够在生活中践行。

  认识到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并了解一些明显受到地形气候影响的地区。

  6、小小分享会:请你说一说,自己家乡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选择一种方式,展示家乡的生活特色。

 课堂小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这需要人们不断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总结提升 板书 6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二课时 1、好山好水好风光 2、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推荐访问:上册 课时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