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

 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对于拥有这么多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的安全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今国际社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养活这么多的中国人,将我国的粮食安全寄托于国际社会是不现实的,中国的粮食安全只有靠中国人自己才能保障。当然粮食安全的保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众多的领域众多的人,它既涉及到国内也涉及到国外,既涉及到粮食的生产销售全过程也涉及到同粮食生产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总之我们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可能更好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本文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耕地的保护与开发 众所周知粮食生产的基础在于耕地。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我们不太可能实现大规模的无土栽培,至少目前及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粮食生产都将延续以耕地为主的模式。因此是否拥有足够且高质量的耕地,是解决当前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

 1.保障现有耕地安全: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3 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显示截至2012 年底,全国共有耕地 13515.85 万公顷(20.27 亿亩),但是其中有相当部分因为各种原因不宜或者不能耕种,因此,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我们必须要确保与我国人口需求相对应的耕地数量,当然对于中央要求的 18 亿亩的耕地红线恰当与否仍可探讨。

 2.优化区域布局,对于合理开发耕地资源提高粮食的产量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农业产业的布局中务必要做到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耕地的最大效益。

 3.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耕地的质量对于粮食产量的提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应加大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

 4.国外垦地:在土地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仍可做到开源,只不过地点上不在国内。国外垦地在国外已有很多的经验可循,我们完全可以租用其他国家的闲置土地进行农业开发。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粮食安全的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特别是高素质的农业经营者。在农业人力资源的保护方面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加大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如:粮食保护价制度、农业补贴等),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加大农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只有如此方可持续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进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三、农业科技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粮食安全的长期保证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农业科技的创新来提高粮食单产,实现粮食产量的稳定和增长,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农业科技的创新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粮食安全的保障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备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对于抗击农业自然灾害,保障粮食产量都有着极为重要作用。而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开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吸收引进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增强市场活力。

 五、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在三十多年前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是走在所有改革之前的,但随着全社会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的改革步伐逐渐停滞了下来。农村发展停滞不前,农民生活水平也普遍偏低,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因此必须要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农村改革的深化。

 六、农业灾害和粮食安全应急机制的建立

  从古至今农业似乎都是一项靠天吃饭的事业,一场农业自然灾害可能使一个农民一年的辛苦劳作化为乌有。同样,各种粮食风险也对粮食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对于农业灾害和粮食安全的应急机制。在农业灾害方面可以实行对于灾害预警保险等机制,尽可能地将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而在粮食安全机制方面则可以实行诸如粮食储备等制度。

 七、消费观念引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已得到了基本的解决,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现象。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足够 2 亿人一年的生活所需。毛主席曾经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浪费是社会资源的一种巨大的损失。因此,逐步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杜绝各种形式的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对于粮食安全的保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访问:中国 安全保障 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