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读后感—独自走文化长流,————《文化苦旅》札记

 独自走在文化的长流 ———— 《文化苦旅》札记 读完了《文化苦旅》整本书。读完,我好像走过了一段历程,接受了一次文化的洗礼。余秋雨的文章文采飞扬,朴实而不失唯美,精彩而意味深长。他用别具一格的思维,在美妙的文字中将我们一步一步领进文化的长河,去领略,去体会,去走过灵动的人生,去观摩精致的世界,去品味充满风韵的历史。也许,初读《文化苦旅》读不出什么,但只要用一个客观的心去看历史,看文化。就能从字里行间品出别样的情怀。

 中国,一个古老、沧桑的国家。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个个与中国一样古老的国家,禁不起世界的发展,湮没在科技的大潮中。只有古迹,才能证明他们曾经的辉煌与成就。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这是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二》中说的话。说得很真切,真实,也很坦然。作为一个爱国的负责任的学者,他没有为表面的美丽所迷惑,而总是自觉地从中深入历史,反思过去,悟得一种人生的哲理和历史教训,从而引发自己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为什么是“苦旅”?想必就是这个原因。

 翻开书的第一章,《道士塔》是作者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深入思考,十分典型地体现出了这种文化之旅的“苦”味。作者剥开尘封的历史,揭

 露深藏于中国敦煌的文化之耻。

 再者,就是废墟一文中,作者在文中畅谈废墟的意义。什么是废墟?它们就是历史的重演,就是历史。把他映射到我们的人文生活中去——一个建筑到了,就会有另一个新的产生来取而代之,久而久之,谁还会知道这里最开始究竟是什么吗? 每一个文化古迹,其实都不完整,所以说它是废墟也不足为过。或一条古巷;或一截城墙;或一处石窟。新疆古楼兰、交河故城遗址;北京圆明园、八达岭、故宫;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法门寺;还有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等。它们或显赫于繁华都市之里,或散落在荒草乱冢之间,或孤立于戈壁荒漠之中,或招摇在青山绿水之围,或矗立于万倾碧波之中。对许多人来说,观光即便是观光而已,而对废墟有深邃见解并上升到文化哲学层面上,却只有余秋雨一人。短短不到三千字的散文,令人由废墟而顿悟,由此而又生发对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索。

 所以我们要以尊重的态度去看历史,看废墟。在这之中我们甚至可以领略到做人的道理:坦荡处事,大气做人,宽容对人。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点儿跌宕而已。对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无休止的,那是因为人生也是个无休止的边界。就正如智者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钱,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钱"。同样不在乎你有多聪明的头脑,就在乎有多少有内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推荐访问:文化 长流 读后感